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的结合:科学家正在开发能够读取人类想法的技术
【本站】3月27日消息,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,他们使用人工智能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,正在开发一种可以读取人类想法的技术。该团队邀请了多名志愿者参加研究。在实验中,研究人员让这些志愿者观看了1000多张照片,包括红色救火车、灰色建筑和长颈鹿吃树叶等。
在观看照片后,志愿者被送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脑部扫描,同时,研究人员使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训练,以将脑电波信号和观看的图像相关联。
据本站了解,当志愿者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看到新的图像时,系统会检测到他们的脑电波信号,并生成描述这些信号的文字。AI图像生成器会根据这些文字生成最佳猜测,还原出志愿者脑海中的照片形象。目前,这项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,并且只能还原出基本的图像轮廓。
虽然这项技术在理论上可以有多种应用,但研究团队表示,读取一个人的想法和意识是非常复杂和敏感的话题,因此任何有关于这方面的应用都需要仔细评估和审查,确保不会侵犯人的隐私和自由。
相关文章
- OpenAI推出漏洞奖励计划:寻找人工智能系统漏洞有奖
- 诺奖得主:AI从缩短工作时间到提升工作幸福感
- 网络安全公司开发AI工具,1分钟破解大部分常见密码
- 康奈尔大学研究团队开发无声沟通技术,利用声纳眼镜执行任务
- 人工智能芯片性能与功率效率,高通战胜英伟达成最大赢家
- 网络安全公司警告:超过一半常规密码可在1分钟内被破解
- 映宇宙集团接入GPT3.5 turbo和审核中的GPT4,将进一步提升语言处理能力
- 昇思MindSpore:人工智能的创新之源
- 史玉柱:未来游戏公司应重点布局游戏+AI领域
- 人工智能技术制作“特朗普被捕”照片引发担忧
- 海天瑞声:大模型和AIGC领域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
- 必应聊天中已有广告出现 用户质疑AI中立性
- AI研究人员呼吁暂停研发更先进的AI技术
- 阿里巴巴推广文案生成方法获专利,将提高文案营销效果
- 减少对单一模型依赖成为AI行业新共识
- 微软必应聊天推出数学解答新格式,用户体验更佳